传统仪式时空场景的形式转换和运镜联接
??《大寒the poem》创作琐记
陈莲华
2013年11月30日,我在香港艺术馆看到一张清代的《踏雪寻梅图》,虽然是一张很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通俗的作品,我却深受感动,好像体会到了这个中国传统仪式化的场景中的人的感受。我于是决定,新片就做这个题材。
回京后,我最开始的打算,是在片中使用一首梅花的诗,搜集了很多,最后选用陆游《梅花绝句》的一首: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选择原则是,讲雪中梅花凌寒开放,词意不能太深,也不能用典。
其实开始看中国古典绘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宋画人物开始,后来也总听表弟大谈特谈山水。时间长了才有些不一样的感受:开始大概感受跨越时空的情境。这种感觉令人兴奋,同时难以捕捉。我想试图把握这种感觉,确定它,所以想象动态的样子,这是做动画的原始动力。
2014年5月请在加拿大的蔡威帮忙翻译陆游的这首诗,她在6月份给我了定稿。
plum blossom
by lu you ( lu yu ) ad 1125-1209
a tree in the shaded valley, with branches furthest away from the sun, is the last to bloom every year. yet it is then it braves the snow and frost in the harsh cold winter, projecting to the world its strength and perseverence.
7月份开始写剧本,我写一稿,然后我的合作导演ctrlz改一稿,直到第7稿,题目中英文都改了,原先中文叫“大雪”,后改成“大寒”,英文名“plumblossom”改成“a poem”。内容也做了大的调整,人物由原先设计的文人改为武人。同时也开始了美术设计,开始设想的是黑白两色古版画效果,后来改为用淡墨工笔式的画法,在这琢磨技法的期间,用毛笔在速写纸上做了很多试验,包括着色步骤,浓淡,以及造型风格,在7月底大体把画法确定,美术风格也确定了,景物为“景片”,不用全景,大量的留白既有中国美术的韵味,又留给观众想象空间。
7月30日,在和ctrlz通电话中确定了运镜手法,“手卷式”展开的徐徐左移镜头,人物背景相当自由,特写和全景可能在同一祯出现,甚至用这个手法替代表现连续动作的切镜,比如可以用三组人物同时出现。这是所谓的“镜头”的中国绘画式探索。其实我总觉得中国画“入”不“入”动画电影是个疑问,一些所谓的经典水墨动画,其实里面存在着很多不恰当手法,我觉得主要是有些电影语言和中国绘画搭配得不和谐。比如在水墨画景中有时候用推拉镜就不合适,因为在电影中,这样的镜头运动方式潜在的意思是远观和近观的转换,而水墨画中是气韵和笔法,如果也使用这种转化,我感觉是一种破坏。但是电影语言中诸如不强调纵深感的运动方式,比如移镜,则相对和谐,可见探索的目标是区分出电影手法中哪种比较适于表现中国传统绘画那种味道,哪种不适于表现。如果找到一些手法达到未知奇妙的效果,则算是中国画可以“入”电影了。
后来虽然一直想着这个作品,但一直没有时间动手。直至11月又开工,先把主要造型定稿,然后做一个完整的局部,似乎永远需要摸索方法,做各种试验,也许就是因为不能形成套路,所以才是个人(少数人合作)的趣味和活力吧。
在做本片的时候,思考了一下关于非叙事的诗意,就是把看似凌乱琐碎的细节摆出来,在细节之间的空隙由观众观影时产生连接,这种连接带来一种感受,就是诗意,这种诗意需要打破叙事的束缚,变得纯粹。和ctrlz做了大量这方面的讨论,忽然又有豁然的感觉。这可以说是本片比较大的收获。
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一直在利用空当时间制作这个片子。大体上是先画一些元素,然后在软件中摆出“场景”顺序,这一阶段基本上就是不断画纸稿,然后不断调整场景,又根据实际情况对剧情作出修改和增删。
在ctrlz提出的一些“形式”设计上,我们也有不少分歧,我觉得有些形式不能充分表达内容或者削弱情感的时候,就舍弃了这些形式。当然也有很多因为绘画水平的局限,放弃的设计方案。
在1月初场景顺序和数量大体确定,纸上绘画大体完成,于是开始动画制作,在2月上旬作出了demo版。
在4月底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基本动画部分就完工了。
《大寒》这个片子的音乐还是老搭档音乐人李星宇的手笔。他使用尺八配合京剧唱腔,把诗意用声音外化了。其实这也是本片的主旨,我们无意图解古诗,而是希望用动画的形式表达出中国古典的“诗意”,或者说,是用动画来表现一首中国古诗是怎么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