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影视与动画学院-篮球买球平台
中国原创动画发展的探索之路
[影视与动画学院-篮球买球平台 ]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4日
查看:
来源:

一、原创动画的发展简史

80年前,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短片。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影院长片《铁扇公主》。《铁扇公主》被称为名列《木偶奇遇记》、《白雪公主》、《小人国》这三部动画片之后第四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电影在当时的“大上海”电影院上映了一个多月,同时在亚洲其他地区也被广泛的受到欢迎。

1956年,一群东北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骨干受命到上海组建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年,中国终于成立了一个非常健全的、专业的动画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了我国制作动画影片的重要基地。 在这一时期,我国创作的动画作品创造出了几个“第一”。首先在 1953 年制作的《小小英雄》是我国制作的第一部彩色的木偶动画片。接着在 1955 年,制作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6 年,靳夕制作的木偶动画片《神笔》在第八届意大利儿童电影节上获得一等奖,这是我国制作的动画片第一次获奖在国际上。然后,1958 年,一种新的动画形式?? “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被制作了出来。随后,震惊世界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问世,这两部动画片分别采用的是齐白石和李可染的原画,所以他们的艺术价值就可想而知了。并且它们都在国际上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小蝌蚪找妈妈》分别在第三届萨格雷布国际动画电影节和第四十一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一等奖和短片银帆奖。《牧笛》在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上获得了金质奖。还有在 1962 年制作的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

在这个原创动画的黄金时代,中国动画创造了无数耀眼的辉煌丰碑,屹立于世界动画之巅。在艺术造诣上,这个时期的动画片是老一代艺术家呕心沥血的敬业态度和深厚艺术功底及智慧的结晶,然后从市场来看,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前甚至可以说到90年代中以前,中国的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全国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片如《大闹天宫》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短片如《小蝌蚪找妈妈》,但都是胶片拍摄,产量不高。但在8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改革开放之后。电视业发展迅速,许多国内的动画片开始在电视台播映。

二、原创动画的现状

1993年以后,中国动画市场开放了,国家不再限制产量但同时也取消了政府收购。这也令国内动画行业开始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个是国外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不再受限制,但中国动画片的产量少,原创作品只适应计划经济下做短片,大量的市场需求量不能被满足。然而美日动画业发展了20年,远比中国要成熟,数量也很多,与国内形成强烈反差,中国动画产业呈现了明显的劣势。另一方面国内在销售上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电视台都是垄断的,销售上只有一种价格。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却并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市场,这种劣势也导致相当部分的人才流向了加工制作领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这10年也是中国动画市场化的10年。

中国动画产业在这10年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是产量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扩大了,以制作时间为例,从原来的300分钟增加到了去年的40000分钟,据了解,目前仅在广电总局申请立项的动画片已达到了七八十万分钟之多。

现在全国动漫产业涉及的企业有数百家,大到几百人的制作公司,小到十几个人的工作室团队。另外除过中央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在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之外,地方政府这两年对于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也都有一定扶持,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

现在的新说法叫动漫,是将动画和漫画这两个相关的内容合并在一起,至少涵盖动画、漫画和游戏三方面。这个概念在国内也是近两年形成的,但真正原创的东西太少,虽然有官方统计的数量达到了40000分钟,但是真正有影响的作品却很少,说明我们原创的能力相对薄弱。

由于原创不够,缺乏有影响的作品。因此制片方和投资者对于这个产业的投资都很谨慎,虽说都知道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但缺乏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动画行业的产业链也比较长,属于中长期投资,从投资到回收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周期,因此在资金方面还是很缺乏。种种问题的存在都揭示着一个需求:原创动画市场的产业链急需调整和完善。

三、当下中国原创动画产业的发展之路

21世纪,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国的动画产业面临着来着世界发达动画制造国家的强大压力,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会,虽然目前中国的动画行业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动画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努力进行产业的革新,注入创造动力,缩短与发达动画国家的差距,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中国动画分级制度势在必行

动画分级制度主要是指针对动画作品的不同受众,按年龄段加以区分的制度。它对于保护少年儿童、丰富大众的文化艺术需求、迅速发展我国动画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上很多国家基于维护社会利益与公共利益等原因,均已确立了动画分级制度,但我国在这个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建立相应的动画分级制度。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它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动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障碍。比如一些电视动画儿童片,看似儿童题材,但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博人眼球,本该严格分类为儿童动画的剧情却添加了很多成人元素,对于儿童善于模仿和世界观不定性的特质完全没有被考虑在内,播出后造成儿童盲目模仿带来人身伤害,不利于少年儿童的人格形成和人身安全。播出后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得媒体再一次将关注投向动画片市场,此类儿童动画是否需要停播的争议声也越来越大。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两难局面:如果拒不停播,某种程度上则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停播,则会给动画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形成资源浪费。而形成这一两难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通行的动画片分级制度,缺乏对动画作品生产与传播必要的引导与规范。

动画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虚拟卡通形象为视觉符号,以数码、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为基础,具有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 包含动画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画新品种等动画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和销售,以及与动画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动画分级制度是指针对动画作品的不同受众,按年龄段加以区分分级,并对不同级别的动画作品规定相应的播出范围、播出时段和收看对象的制度,是将原来主要通过对动画作品内容的控制转变为对该作品提供必要识别信息,然后将这种经过评级的动画作品提供给观众自行选择。

动画市场细分的一个主要标准是年龄。如日本动画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少年动画、少女动画、青年动画、女性动画和成人动画。少年动画所占比重最大,其主题多为 “成长”、“努力”、“友情”、“胜利”,如《机器猫》;少女动画主要面向6-18岁的少女,偏重于浪漫幻想,如《美少女战士》;青年动画则面向18-25岁的青年人,以考试、体育和学校生活为主,如《灌篮高手》;女性动画则面向20岁以上的女性,尤以家庭主妇和白领女性为主,情节构思上与肥皂剧类似,如《我的女神》;成人动画则表现的是成年人的生活,如《内衣教父》、《蜡笔小新》。实行动画片明确分级客观上等于对我国动画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细分,促使动画企业在设计制作动画产品时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受众问题,有利于各年龄层次对动画形象及剧情的接收,促进国内动画品牌的创造和良性循环。

无论是规范动画市场,还是从保护未成年人角度出发,都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对动画产品的性质和级别进行界定,对国家法律形成补充,增强法律法规的有效性。

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出版物、音像制品、电视剧和电影等方面的管理条例和审查规定。但实际上,“只是解决了‘禁’的问题,没有涉及到‘限’的内容,致使制度层面过于粗暴简单,缺少可操作性。因此,建议主管部门对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内的动画产品,以及与动画密不可分的游戏产品,从整体上系统性地出台相应的分级管理办法,杜绝未成年人接触到不恰当的内容。建立动画分级制度,通过行业自律、民众监督和政府监管多管齐下,有利于对动画市场进行分类调控,容易实现法制化管理,有利于规范动画市场,提升动画的良好形象与正面地位,推动动画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中国动画人原创力的提升??找到文化的根基和重拾信仰

缺乏原创力是中国动画业面临的最大的瓶颈。动画作为一门艺术,原创力是它能够存活下来的本质保障,缺失这一点,动画便成为其它文化元素的寄生虫或为一具空壳而毫无意义。

如果要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位动画原创家,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外,更要有一种“十年磨一剑”的毅力,任何优秀的艺术工作者乃至艺术大师,都有着对艺术本身无尽的追求和自身的踏实与努力。任何艺术灵感的所得都是当真正全身心投入近乎痴迷状态下的所得,此所谓“耐得住寂寞”。而当今的中国动画业中,这样的人才寥寥无几,往往受不了各种现实的诱惑与阻挠,而倾向于技术扮演者的角色。从而使得原创力的提升得不到解决。

另则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动画创作的民族风格逐渐丧失。中国动画从早期发展开始,就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特色,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国产动画,早期的中国动画从中国的民族工艺、民间音乐、中国绘画的摄取所需要的知识将民族风格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剪纸动画《金色的海螺》等。这些中国经典动画都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民族风格,赢得了国际的认可。运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动画相结合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但近些年来,但是在当代的中国动画几乎没有新的题材动画作品问世,偶尔有一些也是差强人意,不是在情节上缺乏想象力,就是在造型上缺乏创造力。现在中国动画已经和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相分离。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和皮影、剪纸和其他一些传统艺术型形式几乎很少运用于当代动画中。民族风格的发展,需要动画创作人员对传统的民间艺术及中国书画精髓有较深的了解,并将之运用在动画创作中,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才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精髓得到继承与发扬。但当代中国动画,无论从故事的表现、人物的刻画、元素的运用到制作的形式,还是表现意义上,都丧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 当今国产动画幼稚的情节、流水线的思维、简单苍白的语言、显而易见的教化,都无一不呈现出不用心创作的弊端和尴尬。长此以往,中国动画不仅会导致自身风格的丧失,更会失去动画发展的方向。

3.中国动画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推陈出新迫在眉睫

现代中国动画行业,所奇缺的是在原创力与技术制作方面都强硬的人才。当我们有独到的感受时,一定要用技术将其形象表达出来,否则只能是黄粱美梦,空欢喜。心中谨记感受第一,制作第二,二者缺一不可。原创是先锋,技术是保障。以上所列几点,从大的层次概括为了获得原创力我们该努力的方向。这几者之间一个都不能少。能够同时做好也非一朝一夕之易事,甚至十年二十年也未可知。但只要有志之士明晰此中真理,真正用心去做,中国动画全变总有质变的一天。回想美日等动画大国的崛起,也是数代人艰苦卓绝不断奋斗的获得。中国动画起步早,有着良好的根基,但中间十年动荡而断层难续。今天我们向美日等动画大国取经得道,应把他们那种执着不懈、视死如归的创业精神得为己用,让中国动画在良好根基的基础上步步坚定地补缺断层,探索民族之路,以自己坚定意志获得中国动画质的飞跃。

从教育制度上来说,世界动画先进国家如美、日、加拿大,在动画教育方面都有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设立动画教育课程,到大学专业的动画学院,都为优秀的动画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中国台湾,小学生每周六小时的动画制作体验让孩子建立完整的动画感知。而在大陆,普通小学生基本不设专门的动画教育课程,尽管当前国内动画教育开始升温,但各个院校仍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讨阶段。

大家都清楚,发展动画原创产业,人才是关键。我们建立了规范的动画人才培养机构,但为何收益不大。动漫是一个综合概念,漫画和动画产业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民族要有动画爱好的根基,首先是漫画作为文化传播方式的普及,而人才的培养,首先也应该想到是优秀漫画人才的培养。目前中国的漫画从业者知识积累不够,漫画所涉及的本土历史,建筑、宗教、服装、美学等知识素养太少,有些从业者对漫画没有感情,顶多就是把漫画当成一种职业,还有一些因为本身思想修养有限,无法在动画中投入深厚的感情,如果你做出来漫画连自己都打动不了,怎么去打动别人呢?只有感情投入的作品才具备生命力,才能持续不断的被传承下去。

如果要发展动画产业,有了原创漫画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技术的支持。在培养漫画人才的同时,也要大力的培养技术和艺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社会的发展,是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人们对观影要求的提高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动画制作中科技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好的动画特效,将虚拟与现实完美结合,为观影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可。

再者,优秀的导演,制片人和声优对一部电影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当前为突破动画发展瓶颈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同时兼任原画和监督,他对日本动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普通动画培训学校到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开办漫画大赛,发觉原创人才,保证有一大批有素质的原创漫画人才,有优秀的技术人员,有优秀的动画导演、制片人和声优,中国动画的发展才有源源不竭的动力。

4.原创动画剧本中角色的塑造在动画创作中至关重要

无论是日本以写实动作著称的动画,还是美国以弹性动作为特征的动画,在动画剧本创作方面都已几乎和电影剧作同步发展。遵循剧作原理,使得欧美和日本的动画佳作层出不穷,变化万千。而在中国,动画剧作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动画剧本创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甚至是空白,这和中国动画起步晚,以及一定的社会氛围是有关的。但是中国动画想要发展,想要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可和喜爱,剧作和其中的人物塑造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坎。

“人物塑造”是指一个人可以观察到的素质的总和。一切通过仔细考察可以获知的东西:年龄和智商,性别和性向,语言和手势风格,汽车、房子和服饰的选择,教育和职业,个性和气质,价值和态度,我们可以通过日复一日的纪录某个人的生活而获知的关于人性的各个方面。这一切特征的总和使得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特征便是人物塑造,但却不一定是人物真相。因为人不可貌相,在表面特征下也许深藏着另一个人之本性。所以人物真相无法通过日复一日的观察而获得,只能通过压力之下人物的选择来判断。一个表面慷慨的人,在遇到要饭者的时候,可能不会吝啬一毛钱,因为这一毛钱不会损害他的生活,反而会给他带来好名声。没有压力的选择对于人物真相的揭示没有帮助。只有当这个人浑身仅有一毛钱硬币,并且他还要用这一毛钱买全家的晚饭,即便如此他依然把一毛钱的硬币投入要饭人的饭盆儿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在一瞬间看到人物真相??一个真正富于怜悯的慷慨的人。当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完全吻合时,一个角色的行动就几乎完全可以预见了。而观众对于没有未来没有变化的角色的兴趣,永远即燃即止,难以长久。甚至还没有走进电影院就止住脚步。

大量成功的商业动画案例,以及一些失败的商业动画案例得出一个明晰的结论:动画这门视听艺术和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叙事性。必须遵循剧本创作原理来创作剧本。其中,人物的刻画,包括了刻画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物塑造并不是人物刻画的全部,而在压力之下被人窥到的人物真相,才是剧本创作的关键所在。目前为止,商业上成功的案例,无一例外都是以优秀的剧本为基础的,而一个优秀的剧本,它的重要特点就是人物性格的成功刻画??在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之间拉开距离,建立对比。表演是创作的基础,在现实中提炼人物的共性,于共性中发展分离个性,揣摩人物的环境与内心诉求,运用恰当细节和适时地环境与情节得以展现,对导演和编剧的自身素养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赢在剧本,赢在表演,影片就已经赢了一大半,一个有血有肉的电影角色塑造远比空洞却华丽的视觉效果更能赢得人心。重视剧本的写作和人物的塑造,是商业动画发展的必然道路。也是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取得成功的关键。

结语

中国动画发展到今天,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正是缺失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及对民族性的正确把握。在当代中国动画发展的困境中,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动画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适当借鉴欧美、日本动画产业成功发展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现状,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作为动画工作者的我们有责任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中国的原创动画一定会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机市场,并将自己的民族文化通过动画的形式成功推向世界。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
Baidu
map